leyu·乐鱼● 插画师Luke Edward Hall为V&A新展览「塑造男性气质:男装艺术」创作的插画
不妨在脑中做个小实验:让幼儿园小朋友拿起画笔,本能地画出最简单、可辨认的男性形象。99%的可能性:一个穿长袖长裤、从头到脚没什么装饰的人。
这就是大众观念里的男装:低调(或者说保守)、简单(或者说乏味)、抗拒色彩(尤其粉紫色系)、忌讳注入太多个性(电影里遭遇学校霸凌的男孩,常在打扮上对美和个性有所追求)。
男装是个充满内部撕裂的矛盾体。从神坛上的David Bowie到今天的Harry Styles,无论这些先锋偶像有多冲破常规,绝大多数普通男性依然被审慎的潜意识左右:花心思打扮有损男子气概,男装不需要什么设计,时装是女人的事。
在这里,V&A从一件件脱掉男人们的衣服开始,为男装长期背负的无聊罪名!
时装依然小众,但时装展览却在时装文化愈发民主化的今天,意外地成为一种流量保证。而逐渐被新生代时装爱好者视为朝圣地的V&A,是最为抢眼的赢家之一。
● 伦敦地铁里的V&A时装展览海报总是一道风景。「野性之美」大获成功之前,最多人次入场的收费展览是2013年的「David Bowie is」,而「野性之美」比「David Bowie is」又多售出了整整10万张票
● Harry Styles在TikTok上掀起DIY编织狂热的JW Anderson开衫,被V&A高调纳入馆藏,足以显示V&A对于不同时代时装的包容,以及在年轻一代中普及时装文化的野心
今年,Claire Wilcox联合Rosalind McKever共同策展的「塑造男性气质:男装艺术」又是一出重头戏。从古典雕塑、文艺复兴绘画,到Jean Paul Gaultier视错觉裸体印花、Harry Styles《VOGUE》封面上的蛋糕裙,涉及近100个男装造型和100件艺术作品。
但他们决定打破时间线的惯性,不再用我们听到耳朵起茧子的“从古至今”来串起一场展览。
● 上图油画与下图造型相差约250年,却都是本次展览的展品:前者是18世纪画家Joshua Reynolds绘制的英裔爱尔兰贵族Charles Coote,后者是52岁的百老汇演员Billy Porter在2019年金球奖红毯上的行头,他们对绸缎粉色斗篷、花朵装饰的爱如此相似
这个展览不是以时间为序的。我们把过去和现在并列交错,试图展示不同时代男装的相似之处。
为什么女性穿男装被视为酷的标志,但男装中流露出女性气质,总是更难被接受?
近两年,社交媒体上穿裙子、做美甲的男性偶像蔚然成风,但这真的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独创吗?
● 当代男装文化的撕裂性:无论性别流动的“局部革命”显得有多么蒸蒸日上,Met Gala上80%的男性依然选择无视任何着装主题,以白衬衫、黑礼服保险登场
「塑造男性气质:男装艺术」巧妙地划分了三个章节,抽丝剥茧地告诉你:历史总是轮回的,前卫总是相对的,男装并不总是时装领域的“沉默配角”。
不用怀疑你的眼睛,这片沉甸甸的石膏无花果叶,就是本次展览中两位策展人最得意的男性内衣展品。
因为维多利亚女王参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时,对他的第三点大感不适,这片颇有名画风采的内裤随之紧急诞生。对衣着与身体的审查,显然并非我们这个时代的专利。
● 从展览同名书籍到现场,用时装摄影、古典雕像、设计师们的改良创新,对男性内衣进行了梳理
衣服是人的第二层皮肤,藏着我们对理想身体的愿望投射。内衣或许是最少被曝露在外的服装,却又是和穿着者关系最亲密的单品。所以研究男装,先从脱掉他们的衣服开始。
把历史服装和现代时装放在一起,我们看到对男性‘好身材’的定义在不断变化,并且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一种理想主义。
● 展览将Jean Paul Gaultier 1990年代的视错觉设计纳入内衣章节。这些澎湃的肌肉光影被印在明显用于外穿的衬衫与西装表面乐鱼体育,模糊了与遮盖、隐藏与展示之间的界限
人们往往很清楚,女性曾经一度仰仗聚拢型内衣来美化胸部的内心动因。却忽略了在文化的不断演进中,看似“不爱美”的男人们,也不由自主地用内衣修饰自己的线条、呈现出更符合时代审美的体格。
我们常常抱怨,男装的生态堪称万年不变,但事实果线年前的男人在海边沙滩上所穿的还是连体泳衣。而今天大家习以为常拿来外穿的纯色紧身T恤,最初也是男性内衣的一部分。
● 上左为1940年代男性内衣广告里的T恤,上右为1951年电影《欲望号街车》里被马龙白兰度从始至终作为外穿来颠倒众生的贴身T恤,下为本次展览中的古早男士内衣
舒适性自然始终是男性内衣的灵魂所在乐鱼体育,但我们无法否认: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男人同样会直视自身作为欲望客体的“可观赏性”。简而言之,他们要求这些内衣柔软、吸汗,但也渴望由此让自己看起来更性感。
我们通常认为,当今的我们最敢于用衣服表达自己,但如果你回头去看,生活在17世纪的男人们也一样乐鱼体育。人并不是性别的顺从者,相反,他们用性别来表达自己。男装带有解放意味,这种解放并非是从今天开始的。
展览的第二章节「Overdressed」可谓是时装精们的游乐园。亮片、反光材质、裙装、刺绣,一望无际的粉红色单品与深绿色墙壁交相辉映,令人很难不由衷感叹一声:好坎普!
● 一片华丽奢侈的古典男装展品里,以男装设计成名的Kim Jones在Fendi的高定首秀暗藏其中。在这个以Virginia Woolf笔下雌雄同体的奥兰多为灵感之一的女装系列里,男性模特身着长袍参与了走秀
但是,今天看似突破种种观念阻碍、重新定义男性气质的男装设计师们,所呈现出来的华丽夸张的趋势真的是前无古人的么?恐怕未必。
这一章节几乎完美地把一个被遗忘的事实重新摆上桌面:远在18世纪的欧洲贵族男性们,对粉红色绸缎、羽毛流苏元素、张扬的花卉图案、紧绷的马裤都没有任何禁忌。
这些在今天被认为是“女性化”的着装特征,恰恰是他们的财富与父权地位的象征。越华丽鲜艳的面料,越依赖东方进口,这种稀缺性成为了上流社会男装竞赛的核心。
● JW Anderson 2013秋冬男装系列,把1960年代的法国女性形象和当下年轻男孩的不羁糅合在一起
穿插在古董衣之间的当代男装,选择上同样很有趣。一众21世纪作品之中,JW Anderson 2013秋冬系列并不算最奢华耀眼的,却尤为令人难忘。
那年拿下最佳新锐设计师的Jonathan Anderson,用相对优雅的低饱和度面料、精良考究的荷叶边剪裁,成为新生代设计师里最早探索性别边际的一股力量。
做那个系列时,人们的反应相当激进。它无形中按下了很多按钮,我也意识到时代精神中缺少一些始终没被谈论的东西。
● 这一章节的最高潮:相差26岁的两代时装偶像Harry Styles和Billy Porter同样引发热议的长礼服,同样在巨大裙摆之余,融入了男性西装的元素
新旧时光的交替穿梭,只为了如当头一盆冷水般证明,今天我们所以为的先锋,并没有那么先锋吗?
相反,在两位策展人心中,在男装行业正在尝试摆脱二元性别的特殊时刻,回溯历史,恰恰是为了给予今天的设计师更切实的后盾力量。
在19世纪,男装逐渐失去色彩,三件套西装成为几乎唯一的男性制服。然而今天,男装正在重新找回粉红色的活力与生机。
女人的礼服四季经历千变万化,而男人的礼服数百年来都是西装。展览的最后一部分当然无可避免地要聚焦西装。
从英国摄政时期规则严密的传统剪裁,到Rick Owens、Comme des Garçons对西装进行种种解构的衍生作品,馆藏历史和当代设计第一次如此交融。
在数不清的电影桥段里乐鱼体育,身处都市牢笼的写字楼时代分母们,总会用解开西装纽扣、扯下领带来表达自己的疲惫郁闷。
更不要提,《007》系列中James Bond无论上山下海,历尽多少惊险动作戏,也一定要穿稍小一号的Tom Ford西装凸显好身材。
在这种时刻,西装在现代生活里的双重属性被一览无遗:是万能的身份证,也是软性枷锁。
● 作为展品之一,艺术家Robert Longo的《Men in the Cities》系列中被西装束缚的都市男性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本次展览视觉拍摄的灵感来源
悬挂在展厅里的艺术家Robert Longo西装革履、扭曲伸展的都市人像,很好地应证了这一点。
别忘了,这个系列被《美国精神病人》里那位白天在华尔街当股票经纪人、夜间变身杀人魔的男主角在家里收藏了好多幅。
正如同样身为女性的策展人Claire Wilcox所说,“时尚与政治有着永恒的内在联系,我们把西装视为一种民主化的手段”。
在吸烟装盛行的年代,设计师们用西装来为女性夺回参与对话的权利,而无论是展览中所重温的英国Teddy Boys为首的“西装亚文化”,还是今天的男装设计师们,都在试图从内部打破和重塑这件意义远超外观的单品。
最后的最后,最容易被轻轻带过、却也最令我们心生感叹的,是掩藏在一片人形模特的那一抹乏味而无处不在的西装背影——意大利艺术家Michelangelo Pistoletto的《Standing Man》。
这个穿着毫无辨识度的1960年代男性形象,传递出整个展览在男装历史里试图寻找的那一股隐匿的张力,他可以是任何人。
走近它,可以看见地板上他的倒影,同时附近的人形模特也和他发生着微妙的交叠。
无论内部还将掀起何种解放风潮,男装或许依旧会在普世文化里保持沉默。但重要的是乐鱼体育,今天的男人们选择穿什么,早已不再被“男装文化”四个字全然禁锢。